新聞資訊
全國客服熱線
4006-821-831
常見問題
【航空快運】雙11來臨 航空快運公司搶食貨運市場
- 發布時間:2020-11-13
- 瀏覽量:1304
【航空快運】雙11來臨 航空快運公司搶食貨運市場
臨近雙11,各家快遞公司開足馬力,準備迎接又一次業務高潮的到來。然而,在迅速增長的業務狂潮背后,卻是這一行業的諸多隱憂。2013年“雙十一”過去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迅速發酵的“奪命快遞”、信息泄露、暴力分揀等諸多負面消息集中暴露了快遞業內部管理、硬件裝備和基礎設施上的種種問題。
然而,負面消息似乎并沒有讓快遞業的發展放慢腳步。如今,多家快遞業都躍躍欲試組建自有航空公司。快遞業跑步進入“速遞時代”。
快遞跑步進入“速遞時代”
“所謂速遞時代,包括兩方面的含義:一是速遞的業務量將成為國內航空貨運的主要貨源,并且比重持續增長;二是速遞公司自有或控制的貨運航空公司將成為國內航空貨運行業內的生力軍并且扮演核心角色。”杭州圓通貨運航空有限公司(籌)總經理蘇秀鋒向《中國經濟周刊》解釋道。
在2013年“雙十一”后的第二天,圓通速遞有限公司(下稱圓通)單日處理的包裹量達到1500萬件。圓通預計2014年將達到14億~15億件的規模,而這個數據在2020年前將保持50%的年均增長。
在“航空為主、汽運為輔”的長期戰略下,圓通所采用的主要運送方式是依靠地面車輛和向航空公司包機進行包裹遞送。然而,這種與航空公司包機合作的模式,日漸難以滿足圓通的胃口,籌建自有航空公司成為其拓展業務和提升服務的關鍵一步。
“圓通航空公司目前已在杭州市蕭山區完成工商預登記,注冊資本為4億元人民幣,注冊地、總部和主營運基地均在杭州蕭山國際機場,”蘇秀鋒向《中國經濟周刊》透露說,“我們已于2013年6月20日向民航華東管理局提交籌建申請書及相關證明文件和材料,目前正在加快各類核心專業技術人才的招聘,以滿足審核要求。未來3年內,我們計劃實現15架自有飛機、76個機場間互飛、1000余噸日運量的目標。”
除了圓通,申通也在躍躍欲試。有消息稱申通快遞也有望獲得組建航空公司的批復。2013年12月23日,申通內部人士向《中國經濟周刊》表示,“目前申通確實有組建航空公司的想法,網上對此有很多傳聞,但還沒有具體實施的時間表。”
無人機成為戰略高地?
目前,在國內快遞企業中,真正擁有自有航空公司的只有中國郵政和順豐速運有限公司(下稱順豐)。如果說中國郵政和順豐是中國快遞業的兩大陣營,四通一達(指中通、圓通、申通、匯通和韻達5家民營快遞公司)則形成了國內快遞業的第三大陣營。
有業內人士認為,順豐的服務價格高于四通一達,但其市場份額也很高,其很大一部分優勢正是來自于自建航空公司。2009年2月,經民航局批準,順豐航空開始籌建,注冊資金為1億元人民幣,由深圳市泰海投資有限公司和順豐共同出資,以深圳機場為運營基地組建貨運航空公司。
在競爭對手紛紛布局空域的時候,為了保持優勢,順豐祭出了殺手锏,無人機成為其搶占未來市場的利器。2013年9月,順豐便開始在東莞松山湖園區測試無人機送貨。顯然,順風已經比國際巨頭搶先一步。亞馬遜在2013年12月2日也表示計劃將無人機運送導入商品投遞。據公開報道,亞馬遜所使用的“Octocopter”無人機與順豐自主研發的無人送貨機大體類似。
很多人推測,雖然無人機送貨可能是未來的趨勢,但是就目前來看,順豐并不會大規模使用無人機送貨。因為目前無人機送貨成本遠高于貨車送貨成本,且有消息指出,我國的《無人機飛行管理規定》正在制定當中,對此類飛行器的商業應用做出明確規定尚需時日。
在快遞公司紛紛組建航空公司拓展業務之時,傳統航空快運公司也開始搶食快遞市場。IC
航空快運公司搶食快遞市場
快遞公司擁抱“速遞時代”的決心,多少讓傳統航空快運公司有些不安。有數據顯示,目前國內的航空貨運51%的運力被快遞所利用??爝f業務已經成為航空快運公司貨運業務中的高端業務,成為支撐航空快運公司貨運業務的主要利潤來源。如果快遞公司組建自有航空公司,傳統航空快運公司的業務必然受到沖擊。
在此背景下,航空快運公司紛紛主動跨界搶食快遞市場。航空快運公司(下稱“航空快運”)在2013年9月份就高調宣布重組旗下物流與貨運板塊,推出電子商務網站“東航產地直達”,【航空快運】當日達及各種加急空運、快運等業務,開始跨界向電商領域進軍。
航空快運相關人士向《中國經濟周刊》介紹說,在“雙十一”期間,東航產地直達選擇了一些具有較強競爭力的優勢商品進行促銷,以對整個產業鏈條的各個業務保障環節進行首次大規模的聯調聯試,在“雙十一”當天,營業額較平時增長10倍以上
據航空快運新聞發言人介紹,航空快運旗下的金飛雁航空快運有限公司(下稱航空快運)注冊成立于2004年。2013年,航空快運將原有傳統業務剝離,專門從事“快遞+電商+貿易”的轉型探索。
除金飛雁航空快運外,其他傳統航空快運公司也紛紛進軍快遞領域。國航成立“民航快遞”;南航貨運先后與圓通、順豐等快遞企業總部建立戰略合作關系;海航也試圖通過收購天天快遞和元智捷誠快遞進入快遞市場。
航空快運新聞發言人向《中國經濟周刊》表示,上海是全國空運貨量的聚集地,占比超過一半,而東航又是基地航空公司,發展相關業務的優勢得天獨厚。更重要的是,東航快遞將借助上海自貿區相關政策開展跨境電子商務(B2C)業務,其顯著特點是絕大部分商品需要經過空運進口或者出口,其市場規模有可能在未來幾年達到10萬億的規模。
顯然,依托于龐大的集團資源以及政策優勢,航空快運公司擁有比民營快遞公司更好的資源優勢。未來,民營快遞公司在很大程度上,應將與之開展合作,而非競爭。